晶圓代工廠臺積電開創了多個先進封裝技術
[發布日期:2020-10-30 15:36:51] 點擊:
臺積電開創了多個先進封裝技術
對先進封裝技術的審時把握是如今臺積電獨領風騷的重要一環,也是臺積電甩開三星、英特爾的主要差異點。自2011年臺積電引入CoWoS作為用于異構集成的硅接口的高端先進封裝平臺以來,從InFO(及其多個版本的InFO-
os、InFO- aip)到SoIC,再到3D多棧(MUST)系統集成技術和3D MUST-in-MUST (3D- mim扇出封裝)等一系列創新。
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重視,臺積電是第一人。早在2011年的臺積電第三季法說會上,張忠謀就宣布臺積電要進軍封裝領域,其第一個產品,叫做“基片上晶圓封裝”(CoWoS),就是將邏輯芯片和DRAM放在矽中介層(interposer)上面,然后封裝在基板上。

在2012年,TSMC與Xilinx一起推出了當時大的FPGA,它由四個相同的28nm
FPGA芯片并排安裝在硅中介層上。他們還開發了硅通孔(TSV),通過微凸點和再分布層(RDL)將這些構件相互連接。這就是采用CoWoS封裝技術的產品。這種基于block和EDA支持的封裝技術已成為高性能和高功率設計的行業標準。當今常見的應用是將CPU
/ GPU / TPU與一個或多個高帶寬內存(HBM)組合在一起。
CoWoS封裝技術主要目標是人工智能、網絡和高性能計算應用,臺積電投入CoWoS(基板上晶圓上芯片封裝)制程研發到量產已有將近10年時間,發展到現在,CoWoS已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具有非常高的產量,已經批量生產超過五年。臺積電現在先進的CoWoS技術已可在芯片及基板的中介層(interposer)中達到5層金屬層(metal
layers)及深溝槽電晶體(DTC)。
臺積電于2017年宣布了集成式FanOut技術(InFO)。它使用聚酰胺薄膜代替CoWoS中的硅中介層,從而降低了單位成本和封裝高度,這兩項都是移動應用的重要標準。InFO封裝技術主要是針對手機芯片打造的,對于5G移動平臺,TSMC具有用于移動應用InFO_POP,用于RF前端模塊應用的InFO
Antenna-in-package(InFO_AiP)以及用于RF前端模塊的多堆棧(MUST)。蘋果A系列應用處理器是InFO_PoP封裝最大客戶。臺積電已經出貨了數千萬個用于智能手機的InFO設計。
臺積電2017年開始將InFO_oS技術應用在HPC芯片并進入量產,預估2020年InFO_oS技術可有效整合9顆芯片在同一芯片封裝中。至于應用在人工智能推理芯片的InFO_MS技術在去年下半年認證通過,可支援1倍光罩尺寸中介層及整合HBM2記憶體。
另外,臺積電還在持續擴大整合型扇出晶圓級封裝(InFO
WLP)應用,繼2019年完成整合型扇出暨基板(InFO_oS)、整合型扇出暨記憶體及基板(InFO_MS)等先進封裝技術認證及進入量產階段,臺積電再針對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推出InFO等級的系統單晶圓(System-on-Wafer,SoW)技術,能將HPC芯片在不需要基板及PCB情況下直接與散熱模組整合在單一封裝中。
CoWoS和InFO都屬于2.5D IC封裝技術,臺積電在3D IC封裝上還有SoIC及WoW。
2018年,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舉行的第24屆年度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宣布推出晶圓堆棧(Wafer-on-Wafer,簡稱
WoW)的技術。藉由這樣的技術,GPU業者包括英偉達(Nvidia)及AMD都將會受惠,他們不再需要通過增加芯片物理尺寸,或縮小制造工藝來達到提升產品性能的目的。臺積電的目標是把WoW用在未來的7納米和5納米制造工藝。
SoIC是臺積電的下一代“真正的”3D封裝技術。因看好未來
5G、人工智能、高效能運算(HPC)等新應用,而且芯片設計走向異質整合及系統化設計,臺積電不斷擴大先進封裝技術研發,于2019年推出了集成芯片系統(SoIC)技術。SoIC是一種創新的多芯片堆疊技術,可用于10nm及以下芯片的晶片粘接。SoIC技術是將多個
dice堆疊到“ 3D構件”(又稱為“
3D小芯片”)中的一種非常強大的方法。與典型的帶有微凸點的3DIC解決方案相比,臺積電的SoIC提供了更高的凸點密度和速度,同時消耗更少的電能。更重要的是,SoIC是一個“前端”集成解決方案,在封裝之前連接兩個或多個裸片。因此,在臺積電的“后端”先進封裝技術(如InFO或CoWoS)中,SoIC??梢耘c其他SoIC或芯片進一步集成,提供強大的“3D-by-3D”系統級解決方案。
去年臺積電順利試產7nm系統整合芯片(SoIC)及 16 納米晶圓堆疊晶圓(WoW)等 3D IC 封裝制程,預期 2021 年之后進入量產。
借助上述封裝技術,臺積電正在率先對半導體業務進行另一項變革。CoWoS,InFO尤其是SoIC使半導體和系統供應商能夠從當今較低復雜度(和較低價值)的組件級IC遷移到IC封裝中非常高復雜度和高價值的系統級解決方案。這三種先進的IC封裝解決方案正在加速一個重要的行業趨勢:IC和系統價值創造的很大一部分正從芯片轉移到封裝。

再先進的封裝工藝都需要解決氣泡問題
無損多么先進的封裝工藝都會在封裝點膠灌注填充過程中產生氣泡問題,而這會導致產品大量不良甚至報廢,那么如何解決氣泡問題呢?友碩ELT20年專注除氣泡設備研發,全球先進除泡科技可幫您解決氣泡煩惱。ELT除泡機采用真空+壓力+高溫物理除泡工藝,無塵潔凈真空環境,含氧量自動控制,快速升溫,快速降溫,揮發氣體過濾更環保,10寸工業型電腦,烘烤廢氣內循環收集,氣冷式安全設計,高潔凈選配,真空/壓力/溫度&時間彈性式設定。廣泛應用于灌膠封裝,印刷,壓膜等半導體電子新能源電池等諸多領域。